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矿要闻

广西日报——中国岩溶区地下河治理的“广西探索”

2023-12-27 15:23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唐广生 苏世峰 吴绍强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万峰竞秀,也孕育了隐秘而庞大的地下河系统。这些地下河犹如深入地下的血管,通则滋养山川万物,塞则形成“血栓”病根,其引发的内涝、岩溶塌陷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把脉“地下河流”,治理地下“血栓”,就成了专业地质队伍的责任担当。2010年10月—2013年1月,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河池市凤山县中亭乡通过对下旧洼地地下河流的“医治”,不但为解决广西岩溶洼地地下河堵塞和内涝灾害难题提供了良方,也为中国岩溶区地下河治理探索了有效路径。


A 生态修复 千亩良田“起死回生”

时值冬日,记者随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对凤山县中亭乡下旧洼地地下河治理工程进行回访。车达目的地,但见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秋收后的稻田种上的冬种作物,在暖阳下生机勃勃。三五成群的农民在田间劳作,谈笑声相闻,一幅好山好水好生态的美好画卷呈现在眼前。

接受采访的当地村干部“卖关子”:“你们想不到吧,2013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洼地。”

说起这片洼地的“前世今生”,村民们不忍回忆。

“每逢雨季,洪涝成灾,田里种什么淹什么,闹心啊!”

“最严重的时候,洪水把旁边的公路都淹没了,我们要花钱坐船才能进出。”

“更不用说种稻种菜了,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

中亭乡境内以岩溶峰丛洼地为主,耕地是“瓢一块、碗一块”,人均耕地不足0.6亩,其中水田仅有0.21亩,过去当地群众一直为填饱肚子发愁。

据80多岁的黄大爷回忆:“在中亭乡下旧洼地有一块颇为平整的土地,约1000多亩。70年代末,我们将其开垦成水田种稻谷,成了中亭、六马、先锋、柏林、凤界5个村群众的口粮田。”

“到80年代初,因修建公路和大面积造林开荒,大量杂物和泥石随洪水进入洼地的地下河道。逐年的堆积,抬高地下河床形成堵塞,每年造成1—4个月不等的季节性内涝,土地无法耕种,良田一荒就是30年,累计造成粮食损失多达1300多万公斤。”带队的乡干部老韦补充说。

为了能在这片洼地上继续种粮,当地群众曾多次自发组织疏通地下河道,当地政府也曾邀请中、澳、法等国组成的洞穴探险队进行实地勘查,并提出了治理方案。因缺乏技术和资金等原因迟迟无法实施,下旧洼地内涝问题一直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千亩良田何时重现生机,成了当地群众的一块心病。

2010年2月,自治区财政厅和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下达项目资金1225万元,由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对该地下河段进行治理,历时两年多,大功告成。

一位陆姓大姐心存感激地说:“多亏了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的帮忙治理,昔日的千亩良田又‘起死回生’了,如今旱涝无忧,出行方便,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B 攻坚克难 “血栓”堵塞病根拔除

说起这个治理项目的勘查论证,曾参与调查的技术员孟祥宇至今记忆犹新。

“因洞口被杂物和石沙堵住,只能在悬崖上放下吊绳捆住身子从一个小口进入勘查,有时身体失去支撑,常被石头棱角刮得鲜血直流。”

“点燃蜡烛,走在漆黑的洞穴里,深一脚浅一脚,有时四肢并用才能抽出脚来。洞穴里的淤泥厚达3米,最深的有七八米。有一次我陷进淤泥进退不得,最后让队友往我身上泼泥水增加身体的润滑性,才把我拽出来。”

“深入洞穴2公里,发现地下河有两层管道,上层通过大型竖井与下层管道连通,规模宏大的洞穴系统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凤山国家地质公园。如不慎坠入下层管道,那真是粉身碎骨了。”孟祥宇至今后怕不已。

“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能让群众饱受洪涝灾害。”抱定这样的信念,队员们带上馒头、方便面等食物,每天早进晚出,查明了洞穴地下河的走向以及堵点,为施工治理绘制了作战图。

当年参与治理的施工人员回忆,从2010年10月进场到完工,他们顶寒风冒酷暑,夜以继日挂图作战,可谓历尽千辛万苦。

“地下河管道内淤积严重,仅洞顶留有30—40厘米高的过水通道,回填了近2米厚的碎石垫层才能供施工车辆和机械设备通行。”

“部分地段清淤的底板标高较低,积水十分严重,要日夜不停地抽水,每天都是污泥满身,全身湿透。”

“众多大型机械在洞内清淤作业产生大量废气,令人头昏眼花,需一刻不停地送风排风。”

“地下河管道部分地段顶板岩石时有岩块冒落、掉块,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要万分小心。”

据当年项目施工负责人黄海龙介绍:“因治理地下河没有任何经验可资参考,我们边摸索、边治理、边总结、边提升,创新综合开展了地下河管道疏通工程、排涝工程、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工程建设,项目终于在2013年1月完工。”

“血栓”清除了、“中梗阻”打通了,下旧洼地由地下河管道和2个消水洞组成的3个排洪通道畅通无阻,基本达到了管道设计排洪10年一遇、一日最大降雨量3日排完的标准。十多年来,下旧洼地再也没有发生内涝现象。

C 探出经验 提供内涝整治样板

广西岩溶山地面积约9.64万平方公里,岩溶面积占土地面积的40.7%。裸露型岩溶区因入渗渠道填堵、地下河淤塞、河床抬高,导致岩溶洼地内涝层出不穷。攻克岩溶洼地内涝治理,仍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难题。

黄海龙说:“正是基于岩溶洼地治理的现实考量,我们一开始就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个简单的地质工程项目来做,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来治理,通过重点清除堵塞生命体正常运行的‘血栓’等进行综合治理,为其他岩溶区内涝整治提供示范样板。”

据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队长邓忠介绍,该队通过采取水文地质调查和地质工程施工治理相结合,既治标又治本,破除了以往地下河疏通工程仅是一般的排涝工程的治标做法。“10多年的时间验证,这一全新的路径是成功的。之前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的海峡两岸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交流会上,该项目治理作典型发言,反响强烈。”邓忠说。

“完成地下河管道疏通1020米,清淤10多万立方米,疏通2个消水洞,困扰多年的下旧洼地内涝问题‘一朝化解’,岩溶区环境保护难题也迎刃而解。”

“修建排洪明渠1902米、灌溉干渠3655米、田间道路4997米,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作物旱涝保收。”

    “开垦水毁土地,进行土地平整,为机械化耕作提供了便利,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也成了可能。”

“1000多亩良田‘失而复得’,每亩产量达到近千斤,既能种粮食作物又能种蔬菜瓜果,保障了当地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

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袁道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仅在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区)就有约3万平方公里的岩溶地区,地下河2444条。“每一条地下河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也是一个个动态的生命体。既然是生命体,就像人一样有面临血栓导致中梗阻的危险,如果找不到岩溶区‘血栓’进行施治,就会危及整个生态体的安全。”

袁道先表示,广西凤山县中亭乡下旧地下河综合整治项目的成功实施,“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有着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是岩溶区推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其探索和积累的经验,为广西和我国其他岩溶洼地地下河堵塞和内涝灾害的治理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应当大力推广。”(来源:广西日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