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现场
本网讯(赵晗 报道)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广西校友会与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以下简称“地学中心”)召开交流座谈会。自治区地矿局局长、地学中心主任黎四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围绕矿业产业发展需求、地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东盟地区地学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会上,黎四龙首先介绍了广西矿产资源禀赋、自治区地矿局队伍建设和主业工作、地学中心建设情况和近年来地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等。针对当前广西全力推动有色金属、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他指出,广西地勘系统在人才储备方面尚存短板,加强人才培养刻不容缓,期望今后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加强合作,联合立项和组织项目实施,借助高校在学科、科研与人才领域的优势,加大对广西关键矿产资源的研究和调查评价力度,力争形成更多优秀的成果,同时有针对性、有目标地加强人才培养,为广西地勘行业培养和输送更多优质地质人才。
李建威表示,当前广西正积极制定关键金属产业创新发展五年行动方案,为地勘队伍和地质高校打开了新的发展窗口,既是难得机遇,也意味着要应对技术突破、人才竞争、产业融合等诸多挑战,希望能将在其他省份的成功合作模式复制推广到广西,推动“产、学、研”协同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切实服务于广西优势矿产资源产业的创新发展。此外,他强调,要加强东盟国家地学与矿业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提升“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东盟学院”的建设水平,为东盟国家培育更多志同道合的地学同行,进而推动东盟国家重视并加强地质矿产调查与地质科学研究工作。
广西自然资源厅对外合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成功搭建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中国—东盟矿业人才培训中心两大合作平台。他期待,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携手开展面向东盟国家矿业人才的短期培训合作,共同提升人才培训的质量与实效,进一步夯实中国与东盟在矿业领域的合作基础。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还就人工智能、卫星应用等前沿科技赋能传统地勘与矿业行业的项目联合申报及合作路径,以及联合国内外相关高校组建“中国—东盟地学高校联盟”等创新议题展开讨论。并就后续深化地学领域产学研用融合、拓展东盟区域地学合作空间,持续整合学科、人才、技术资源,推动合作事项落地实施等方面达成共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相关处(室、部)和学院等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广西校友会负责人及代表、地学中心相关负责人共30多人参加座谈会。(编辑:张文浩;审核:苏世峰;校对:刘容辰)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