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本局概况 > 历史沿革

大事略记(1949年--1959年)

大事略记(1949年--1959年)

2013-06-16 17:14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网站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网站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1949年

 

  1—11月  1942年,广西省建设厅改组,将全省矿务管理分第一区(桂东)矿务管理处,设于贺县,下辖栗木矿区事务所;第二区(桂南)矿务管理处,设于藤县蒙江,下辖昭平矿务事务所;第三区(桂北)矿务管理处,设于宜山县;第四区(桂西)矿务管理处,设于田阳县那坡。该设置直至1949年底止。

 

1950年

 

  2月8日  广西省人民政府在南宁成立。省政府工商厅内设工矿处矿业科,并接管广西矿产的探采工作。

  5月  中南军政委员会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广西分局在桂林成立(简称广西有色分局),金泽霖任分局局长。

  6月  中南军政委员会重工业部资源勘测处成立,接收原两广地质调查所,改称第五地质调查所,负责两广地质工作。

 

1951年

 

  3月  中南军政委员会重工业部资源勘测处,更名为中南行政区工业部地质调查所,下属第五地质调查所更名为广州分所,工作任务不变。

  9月15日  广西省工业厅成立,下设资源调查处,负责管理矿产资源调查工作。

 

1952年

 

  7月  广西有色分局由桂林迁往钟山县西湾与平桂矿务局合并,组成新的有色分局,江风任局长。

  8月7日  中央人民政府第17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撤销。在地质部成立的同时,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等部门,也先后加强了各自的地质机构,当时地质部所属队伍与其他部门所属队伍相比,大体各占一半。

  8月14日  广西省工业厅组织探矿队和化学研究室,开展桂平县木圭锰矿等地质工作。

  11月  中共广西省委、省人民政府以及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等部门,根据全国地质工作计划会议的部署,先后组织10多支地质勘探队,在融安泗顶、桂平木圭、来宾凤凰、柳江思荣、富贺钟平桂、南丹大厂、来宾合山等重点矿区开展勘查工作,保证了“一五”计划期间重点矿山建设的需要。

 

1953年

 

  1月  中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总局广西分局改称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中南分局平桂矿务局,李同文任局长,负责管理广西有色金属工业。

  3月  地质部中南地质局在广西融安县泗顶组建泗顶铅锌矿探矿队(后改称四0四地质队),对该矿进行勘探。

 

1954年

 

  4月  中南地质局四0四地质队蒋畏山小组在融安古丹铅锌矿区平巷、浅井掘进中,发明“掏挖槽”爆破法,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1956年5月,蒋畏山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6月  中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长沙地质勘探公司,在桂平矿务局基建室探矿队基础上,组建二0四地质勘探队,开展富、贺、钟地区砂锡、钨矿普查。

  7月1日  地质部中南地质局四一一地质队在广西石龙县二塘大琳村成立。队伍由地质部从湖南省四0六地质队和湖北省地质局抽调人员组成,职工人数300多人。至此,地质部中南地质局在广西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单位有四0四、四一一、四一五、四一一六地质队和思荣普查队5个,除四0四、四一一地质队驻地为融安县泗顶、象州县石龙(原石龙县)外,其余各队均驻来宾县凤凰。

  10月  重工业部中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湖南分局地质勘探公司,调驻湖南柏坊的二一五勘探队的预查队到广西南丹县大厂进行锡矿勘查,先遣人员17人,成立平桂矿务局探矿大队大厂分部,并筹建二一五地质队。

 

1955年

 

  1月20日  地质部召开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责成中南地质局组建广西石油普查队。6月,中南地质局在广西田东县成立四八七地质队,开展百色盆地田阳、田东一带的石油普查工作。

  3月  湖南长沙地质勘探公司在桂工作的二0二地质队与平桂矿务局探矿大队大厂分部合并,正式改编为二一五地质大队,隶属于重工业部地质局长沙地质勘探公司。

  5月  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派遣广西煤田工作组来广西,与省工业厅资源调查处普查二队合作,对合山煤田进行预查,著有《广西来宾合山煤田预查报告》,为解放后煤炭系统在广西的首次煤田地质调查。

  7月1日  地质部中南地质局四六七地质队在宜山煤田开展找煤工作。这是建国后地质系统在广西进行煤矿勘查最早的队伍。

 

1956年

 

  1月18日  中共广西省委急电中央,建议成立地质部中南地质局广西分局。2月23日,中央电复中共广西省委和地质部党组,同意成立广西省地质局,直属地质部,由中共广西省委和地质部双重领导。

  4月18日  地质部中南地质局任命郝文会为广西省地质局筹备处主任。

  6月8日  中央任命吴英甫为广西省地质局局长。

  同月  国家重工业部改称冶金工业部,平桂矿务局改称冶金工业部平桂矿务局,作为中央派出机构管理广西有色金属工业。6月7日,冶金工业部任命亢耀卿为平桂矿务局第一副局长。

  7月  广西省地质局正式成立,在省政府内办公(今南宁市民生路87号)。

  8月  广西省地质局接管地质部原中南地质局驻广西的11个地勘单位,计有四一五(驻宜山龙头)、四一六(驻桂平木圭)、四七七(驻武宣石龙)、四六六(驻柳城沙塘)、四六七(驻宜山拉浪)、四八五(驻钟山西湾)、四0四(驻融安泗顶)、四八七(驻田东县)、四一九(驻田阳县)、四六三(驻临桂县灵川)10个地质队和柳州化验组。

  同月  冶金工业部桂林冶金地质学校成立。该校1958年下放广西,更名为广西冶金专科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4年改称桂林工学院。

  12月6日  地质部委派代副局长张国柱、技术负责周仁沾来广西省地质局工作。周仁沾未到任,改派夏湘蓉,不久又改派刘元镇负责技术领导工作。

 

1957年

 

  2月4日  广西省地质局启用地质部广西省地质局印章。

  2月14日  根据地质部关于各野外地质队取消三位数字番号编队,改以所在地命名的通知,广西省地质局将所属地勘单位名称改为屯秋、宜山、木圭、桂西、大新、海洋、灵川、田州、罗城、桂中、贵县、黎塘、巴平等地质队。

  2月18日  地质部广西省地质局机关由南宁市民生路20号迁至建政路1号新址办公。

  3月  地质部三○九队第十五分队(铀矿地质专业队,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五核地质大队)在广东省四会县成立,队长李平,副队长段毅、王文堂,党总支副书记黄瑞光,苏联专家别洛乌夫、巴拉金、瓦维林。全队职工355人,其中中共党员39人。7月,该队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第三局管理。

  4月27日  根据全国实验工作会议关于各大区地质局所属化验室改为中心实验室的决定,广西省地质局将柳州化验组迁到南宁省地质局院内,并改名省地质局中心实验室。

  下半年  根据1956年12月10日地质部党组关于成立地方矿产储量委员会的决定,经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同意,组成广西省矿产储量委员会筹委会。

  11月8日  冶金工业部党组给广西省人民委员会电报,平桂矿务局改称“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局”,受冶金部和省人委双重领导,为广西省人委的直属局。原属冶金部地质局湖南分局长沙地质勘探公司的广西二○四、二一五地质队以及冶金部在平桂的工程处改由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局领导。11日,广西省人委同意平桂矿务局改为广西省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并于12月4日同意任命亢耀卿为该局局长,1958年3月17日中央正式下达了任命书。

 

1958年

 

  3月5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并于3月15日启用公章。5月,广西省地质局改称地质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局,6月易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局,并于4月10日启用壮汉文印章。

  3月27日  广西区党委组织部通知,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批准,张国柱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局副局长。

  5月28日  广西地质矿物陈列馆成立。1986年扩建,改称广西地质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该馆总面积980平方米,分序厅、综合性地学展厅、矿床展厅、古生物地史展厅、科普实验室、科普影视厅、精神文明建设展厅。

  6月5日  冶金工业部来电,提出将广西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下放地方领导。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定该局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工业局,局址由钟山县西湾迁往南宁。8月5日,自治区冶金工业局在南宁正式成立,钟仑任党委书记。12月24日,国务院批准亢耀卿任局长。

  7月  大新县逐更村赵承祥参加全县大炼钢铁动员大会,将途中于下雷一带检拾的黑石头当铁矿报矿,后经南宁专署地质局和大新地质队派员实地检查,发现为锰矿,经过多年勘查,探明了大新下富锰矿床,为全国最大的锰矿。

  7月12日  根据地质部指示,部水文工程地质局广西组(又称泗顶水文队)扩建为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并由自治区地质局领导。

  8月初  广西地质局根据地质部党组《关于物探体制下放的决定》,开始筹建广西地质局地球物理探矿大队,主要筹建人员有黄振东、杨辟元、李立。10月5日该队正式成立,广西地质局任黄振东为副大队长,杨辟元为大队技术负责。12月下旬,广西地质局党组任命李洪栋为大队长。

  8月23日  中共广西区委批转自治区地质局党组《关于地质队下放问题的报告》,将自治区地质局所属屯秋等6个地质队下放给中共广西6个地方委员会领导。

  8月28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局所属地质队改按队部所在地命名为番号命名。

  8月  广西地质专科学校在南宁市冯家坡建立。该校于1961年10月停办,1974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重建,称广西地质学校,1990年11月改称广西机电工业学校。

  10月1日  经地质部批准,在原地质部中南地质局南岭区域地质测量队在广西境内工作的九、十七两个分队的基础上,扩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测量队。

  12月13日  中共广西区委工交部批准任命刘元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局副总工程师。

  同月  北京地质学院实习队在找铁矿时发现平果铝土矿,后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局四三九地质队(1958—1961年10月)和广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二七0地质队(1972年6月—1981年底)勘查,证实为一大型优质铝土矿床。

 

1959年

 

  1月4日  恭城县栗木钨锡矿第一次在钨锡精矿和炉渣中发现钽铌元素,并于同年9月用化学方法提取钽铌混合氧化物成功。1965年5月,经朱为芳等人鉴定,查明混合精矿中钽铌呈独立矿物存在,从而发现中国第一个大型钽铌稀有金属矿床。

  5月21日  自治区冶金工业局党组成立,亢耀卿任书记,杨钧、宁恒山为党组成员、副局长。

  5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科学研究所成,为自治区地质局直属科研单位,开展1:50万广西第一代地质图编制和地层古生物方面的研究工作。

  同月  第三机械工业部第三局三0九队第十五队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地质队”,队部驻地由宾阳县迁到南宁市民权路30号。

  6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储量委员会正式成立,韦国清兼任主任委员,江平秋、何忌、吴英甫兼任副主任委员。矿产储量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自治区地质局。该机构于1969年撤销。198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恢复自治区矿产储量委员会,何忌任主任,苏肖韩、何彬、吴英甫任副主任。

 

                                                         

                                            上传时间:

                                                                                                                                                                    2007-6-30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