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地矿人文 > 深读

搭乘数字化“远航船” 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

——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数字化经济转型“破壳”之路

2022-03-29 10:5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二地质队     作者:张白雪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利用无人机进行高速公路征地取证航拍(张白雪 供图)


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经济发展,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为“有色院”)将数字化贯穿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全过程,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破壳”之路,在数字化经济转型的“航海道”上加速冲刺。

信息化平台促进管理提质增效

长期以来,有色院在工作及业务上沿用传统的纸质办公方式。广大干部职工备受公文审批、报账审批、签章审批、业务审批等繁琐流程困扰。以签章审批为例,文件材料盖章须先由盖章本人填写纸质签章审批单,经过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再由分管部门领导人签字,最后经过单位法人签字,才能到办公室盖章。低效冗杂的传统工作模式严重阻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也早已与高速运转的信息化时代脱节,成为制约有色院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有效适应海量数据的工业互联网时代,解决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分散、数据堆积、资料混乱、效能低下等问题,2021年10月,有色院正式启动了单位内部控制与效能优化建设研发项目,通过该项目明确各部门职责及工作内容,厘清责任,提升办公效率。有色院立志盘活本单位数据资产,逐步实现各部门数据上云,把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市场运营、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日常沟通等通过信息化平台固化下来,实现项目、资料、资金、职员等数据要素围绕信息化平台运转。

目前,信息化平台系统已经进入了测试阶段,正式上线使用后,数字化赋能的智慧化工作平台将依托OA审批模块,将服务窗口前移,打造“指尖上”的服务,推动单位内事项如审批、资源共享、会议室预定、出车预定、采购等工作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实现“零距离”体验,让决策层得以智慧决策,让职工得以高效办公,彻底改变传统工作模式。

除此之外,有色院将由上至下建立起分层级、可视化的运营全景,全院的生产项目签约情况、审批情况、工作进度、会议提醒、文件留存和查阅等等数据资料集中管理并分层级开放,形成共享数据库,实现院内员工协同办公、资源共享,彻底告别过去各个部门“各自为政”、信息资源传输不畅、资源难以充分共享的“信息孤岛”时代。另外,在可视化的数字化管控平台下,有色院将实现部分工作智能化审批并自动推送,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成本,实现办公高效运转。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有色院管理结构和运行方式迈向大数据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共享、集约、开放、连通、高效、自动的智能化体系将让有色院在数字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色院的独门绝技“隧道盾构技术”在南宁地铁建设中显神威(张白雪 供图)


技术转型升级立起数字化建设标杆

传统工作方式的转变背后蕴藏的是对数字化竞争的应对,技术的转型升级同样如此。为加快适应数字化市场的需求,有色院的自主研发之路从未停止。从2015年开始,有色院就开始购置无人机设备、引进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组织技术队伍进行操控培训、学习航测和研究精细化3D建模,极力寻求高精尖技术转型。

经过时间的淬炼,有色院已经能够利用空地相片、三维扫描仪采集的数据进行空地融合,制作出可量测的高精度的立体模型,促进基础工程测量向三维化、数字化、智能化测绘产业发展。

除此之外,有色院还有着许多研发项目,如:兴安县自然资源局进行的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中进行的7个研究课题和13个软件的研发,电阻式十字板剪切试验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探索课题研究、管波及跨孔等多种物探手段在建筑物基础施工勘察中的应用课题研究、“物探技术在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创新项目、已经投入使用的“易达Survey综合测绘软件系统”、有色院的城市化智能管理—南宁轨道交通隧道上覆地层隐伏地灾综合探测基础数据采集及应用系统平台入选第三批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示范项目等等,积极助推有色院经济高质量发展扬帆远航,充分体现有色院逐渐从基础数据采集向数据库建设和智能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

经过长时间的创新研发,有色院拥有了别无二家的品牌技术,该院的“隧道盾构技术”和“桂隆多测合一智慧GIS系统”两大“法宝”共同开启了大地质服务事业的5G时代。在南宁市地铁2号线全线及3号线约80%的盾构隧道区间探测上,有色院使用“隧道盾构技术”检测了389.951千米的纵测线(连测),187139个环测线(点测)测点,共发现单点型异常1326处,面状异常145处,项目组将探测结果和可行性建议提交南宁市建管处,有效地为南宁市建管处提供了技术指导。

目前在建的南宁地铁2号线东延线、机场线以及4、5号线,有色院也都采用这项技术进行管片后注浆质量检测,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很快打响了名气。“桂隆多测合一智慧GIS系统”同样有这样的高光时刻,在许多农村宅基地及建设用地“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测绘项目中,“桂隆多测合一智慧GIS系统”完美地进行了绘图编辑与数据建库,很大程度提高了不动产登记确权项目的内业效率,为促进乡村振兴打牢基础,也为有色院直接或间接承接项目发挥重要作用,项目合同额超过1.2亿元。两项高新技术的运用形成了品牌效应,不仅让有色院在数字化经济转型中站稳脚跟,也让该院收获源源不断的技术红利。

创新技术带来了盈利也带来了荣誉,让有色院在数字洪流时代中得以不畏风浪、高歌猛进。细数荣誉,有色院获得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有色部级或广西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奖、国家或广西优质测绘地理信息产品奖等等,拥有广西自然科学论文等奖项260多项,自主研发软件40余项,自主科研成果获专利4项,源源不断的科研奖项使有色院有底气、有能力,借数字涌潮逐经济浪潮新高。

创新人才培养为数字化转型充电蓄能

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其实都离不开有色院长期推行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这是有色院在数字化经济转型航道上不落于人后的根本原因。

在制度上,有色院不断修订完善《生产经营管理办法》《薪酬管理制度》《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与激励制度》《奖励与惩处制度》,为人才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同时积极设立“创新奖”、筹办创新基金会、施行创新配套晋升机制,有力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为单位加快“智造”添力助跑。

以强化竞争推动数字技术创新,搭建技能展示交流平台也是有色院进行创新人才培训的重要手段。每年,有色院都会组织开展技术竞赛并积极参与外部竞赛,竞赛范围涉及工程勘察、国土空间规划、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物探、地质找矿等方方面面,每个员工都能通过竞技平台锻炼能力,磨炼技能,补齐短板。

另外,有色院还建立起“创新工作室帮带团队”,通过“一对一师徒结对”培养出更多技术骨干型、技术创新型、专家型的精英人才,不断壮大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综合型人才队伍,为创新研发提供技术人才储备。经过日雕月琢,有色院的人才队伍成长出了2名正高级工程师、66名高级工程师、7名注册土木工程师、7名一级建造师,29名二级建造师,为有色院“数字远航船”加速前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源动力。

从实践中组建创新团队,打造人才聚集的“小高地”是有色院的工作方式。一直以来,有色院承接项目从不止步于做好任务并实现盈利,而是每承接一个项目都以技术难点为导向,积极鼓励项目组从难题中寻求技术变革更新,助力化危为机,开展课题研究,寻求技术研发,打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纵观有色院研发史,无论是导线高程网自动组网严密平差系统、基于sqlite多功能自由定制信息管理系统、还是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坐标成果严密转换计算软件、多功能测量坐标正反算和投影换带计算软件,它们的诞生都“在野而不在宇”。创新技术人员在野外作业中为同一个技术难题集聚奇思妙想,既研发了新技术,又组建了新团队,最终站上了数字领域的“发言台”。

在生活中,有色院重视人才关怀。通过开展人才座谈活动,了解员工的生活、摸清员工的工作情况,努力解决员工难题,以此加强人才对有色院的“粘合力”,引导人才卸下思想包袱,在创新上大展拳脚,勇敢迎接数字风暴,推动有色院事业长远发展。

有色院基于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为统领,以创新引领业务发展,以创新带动发展,以创新带动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让有色院在数字化经济时代的洪流中激流勇进。未来,有色院将继续以建设智慧化平台、技术转型升级、培养创新人才为推手,在数字经济的“风口浪尖”乘“数”而上九万里。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