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地矿人文 > 深读

黄大年精神在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的回响丨评报告文学集《地质魂 赤子心——学思践悟黄大年精神》

2022-05-25 08:55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作者:王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勤勉求学,他在人生的青年时代执着耕耘,流光无悔;学成归来,他把每一分光阴和所有智慧都献给了国家;科技攻关,他以极致忘我的工作,推动祖国深探事业发展,让中国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正式进入了“深地时代”。他就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然而,就在2017年1月8日,正处58岁盛年的黄大年带着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带着对事业的无限留恋,带着对学生的无限惦念,永远地离开了。

2021年正值建党百年之际,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隆重推出以黄大年科技报国事迹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集《地质魂 赤子心——学思践悟黄大年精神》。该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广西地矿局)策划组织撰写,是全国地质系统首部公开出版的学习黄大年的报告文学集。该书的撰写依托翔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以多元视角观察和梳理时代楷模黄大年光辉的一生,力图还原一个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真实的战略家科学家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后,全国上下掀起学习热潮。在学习活动中,广西地矿局没有把黄大年精神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率先垂范,把黄大年克难奋进的忘我精神贯彻到地矿工作实践中,推动广西地矿地勘工作转型升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部作品与一般的报告文学不同之处在于:其一,整部作品采用了冰糖葫芦式结构,它由多篇文章组成,并由多个作者撰稿完成,而全书以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的成长史为经、以其与广西地矿人交流合作为纬来安排章节,形成从精神到实践、从个人到集体的主体转换。其二,从作者构成来看,既有地矿人写地矿书,也有从同学、朋友、亲人的视角来陈述事迹,创作主体对表现对象之间的亲近感、熟悉感以及崇敬之情成为写作的基本动力和精神维度,所以写来顺畅自然,读来也真实感人。其三,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黄大年生前照片与其感人事迹互相辉映,很多照片是第一次公开亮相,弥足珍贵,真实还原了其时其境人物所彰显出的道德情操与精神风貌。

人物形象的日常化、全方位、多层次还原

作为报告文学审美最核心的要素,在这部作品中,黄大年的形象是立体的、多维的,在人物日常的原生状态获得全方位、多层次的呈现。杰出人物的诞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什么天降神童,如果将其比作指引人类文明进步的炬火,那么,这团炬火必定是生活工作中丝丝光亮汇聚而成的。该书的主创人深知文学审美中“日常”与“细节”的重要价值,所以,在撰稿作者及受访人的组织中,他们非常用心地物色那些与黄大年有“亲密接触”的当事人,让他们来讲述黄大年的故事,力图还原人物本原的日常状态。黄大年的战略眼光、高远志向和道德操守从当事人的口述中可以找到印证。同时,黄大年的科研成就有目共睹,是读者相对熟悉的内容,而该书则在科学家视线之外,把日常中的黄大年与少年时期的黄大年作为采写重点。这种编辑策略和撰稿意向无疑体现了主创者的智慧与洞见。

该书撰稿人及受访对象主要是黄大年中小学时期的老师和同学,以及黄大年家人、同事,他们的讲述还原了作为地球物理学家之外的黄大年形象。黄大年青少年时期是在广西度过的,南宁市园湖路小学、罗城县初中、贵县附城高中等,都留下了黄大年的成长足迹。因此,广西的求学生涯是黄大年人生的重要起点,对理解其人生道路的选择、精神人格的形成与报国志向的铸就相当关键。

该书花了很大篇幅来呈现黄大年的广西岁月,通过学习、生活中具体事件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的少年形象。关于黄大年在广西生活的那段岁月,撰稿人采访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南宁、罗城、贵港三地,他们的讲述呈现了黄大年在广西的求学轨迹,为人物的“还原”提供了丰富而多元的素材。黄大年儿时伙伴司志刚回忆,黄大年在小时候玩伴中有“小达尔文”之称,喜爱探索未知世界,敢想敢做,动手能力强,总能把想法变成现实,小小年纪就显露出工程师的潜质。物理老师黄泽民表示,黄大年求知欲强,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数学老师冯振兴说,黄大年的数学作业格式、步骤、书写都非常标准,显示了严谨的学习作风。也许,这是他热爱科学的理想所催生,却充分显露了成为战略科学家的潜质。

同时,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也看到,黄大年缜密的理科逻辑思维,却并未影响到他身为一名青少年的自然性情。换句话说,黄大年拥有高智商,却没有表现出“学霸”通常难以掩饰的种种不近人情。从人物看,黄大年的形象不是静止的、扁平的,而是鲜活的、立体的。值得庆幸的是,撰稿者看到了主旋律文学中千篇一律把英雄“神化”而忽视其日常性的通病。因此,该书对黄大年人物形象有着辩证的把握,没有把笔触拘囿于黄大年作为优秀学生的一面,而是毫不犹豫地把笔墨荡开,全方位透视主人公性格的多侧面。

报告文学创作中,人物形象的还原所依凭的只能是“史实”,亦即人物的真实性需要通过大量充分而有力的材料来支撑。怀揣这样的创作动机,撰稿者从当事人的口述中提取了鲜活的素材,而这些素材就还原人物真实形象的审美目标而言自然是非常有效的。如果说在政治理论学习中,我们对黄大年的想象还停留在一个抽象的道德化符号的浅层次理解上,那么,这部书的最大功绩莫过于它复现了战略科学家作为世俗中人的方方面面。从个性来看,黄大年不但是严谨的、沉稳的,同时也是诙谐的、有趣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他不但体育成绩拔尖,而且精于绘画,以至于同学们很享受他一边画钢笔画、一边讲故事的时光。撰稿者没有一味地突显黄大年作为“神童”的一面,而是立体地勾勒一个少年性格的多侧面。

如果说,司志刚的讲述为我们还原了一个优秀的学子形象,那么,弟弟黄大文的讲述则展现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欧阳海”式的好少年。黄大年有两件事情被熟悉他的人口口相传,一是在一次游泳中发现同学溺水,便奋不顾身地去营救了一条生命。二是在放学回家途中遇见一辆满载甘蔗的拖拉机突然在道口的铁轨中间抛锚了,黄大年急中生智地解开红领巾,朝着远处驶来的火车不停挥舞,高喊“停车”,避免了一场重大交通事故。这些事例生动地体现了黄大年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大无畏品格。尤其是对一个少年而言,这种大智大勇的作为,即使现在看来也是相当不易!有了少年黄大年的先进事迹,再来观察其后至诚报国的实际行动,就显得顺理成章。因此,撰稿人不只是为黄大年精神人格提供一般意义上的注解,更是从根源性上揭示一个报效祖国的科学家光辉人格的形成过程与性格逻辑。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小学教育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有明确要求的。黄大年不仅勤奋好学,掌握了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思想政治上也积极要求进步,称得上是那个时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典范。同学姜四梅说,黄大年在初中主动向团组织靠拢,自觉听团课,多次递交入团申请书,暂时未被批准也不灰心。当时在贵县附城高中工作的党支委冯振兴老师说,黄大年在高中阶段就有追求、有抱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政治敏锐感和上进心。

正是这种政治觉悟的萌芽和生长,最终让他舍弃英国的丰厚待遇而回国投身祖国科研事业,并在地球物理科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撰稿者从精神源头着眼,在当事人口述材料的分析中梳理和求证主人公性格演变轨迹,为读者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人物成长逻辑,在基于事理逻辑的生动呈现中,日常化地还原了一个可亲、可敬、可学的黄大年形象,为整部书的后半章恢弘黄大年科学家精神奠定了事实和情感基础,遵循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体现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新时代人民英雄观,将会激励越来越多以黄大年为榜样的赤子投身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

黄大年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八桂大地的回响

黄大年先进事迹在八桂大地引起的反响是该书撰写的重要内容,亦是全国学习黄大年活动的生动实践和组成部分。黄大年对养育他的家乡饱含感情,即使远在异国他乡也惦记着广西的发展,力图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回报家乡。黄大年精神及其所包含的家国情怀是感人至深的,是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同时,在理论学习与行业实践中,黄大年精神在八桂大地也引起了广泛的回应。

在全国上下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的热潮中,对黄大年的母校来说,黄大年精神无疑是其办学打造德育品牌的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看到,这些学校结合黄大年求学、教学和科研中的感人事例,纷纷成立学习教育基地,把黄大年精神融入办学理念之中,探索建构以黄大年为标志的德育品牌模式。

南宁市园湖路小学成立了“黄大年先进事迹陈列室”“启明星”科技长廊,同时成立了37个“大年中队”,举行“小故事 大情怀”大年故事会,自主创作儿童剧《我的哥哥黄大年》。贵港市港北区高级中学(原贵县附城高中)创立“黄大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举办了1975届校友缅怀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场的120名校友被黄大年至诚报国的情怀所打动,无一不热泪盈眶,仿佛看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个热情奔放、充满活力的黄大年,看到了他勤奋学习、砥砺拼搏的身影。因此,黄大年的母校把弘扬黄大年精神转化为实践载体,让人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行有所效,为我们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提供了样板,树立了典范。

那么,黄大年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是学习黄大年精神的基本前提,对于身处新时代的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归结起来,黄大年精神的科学内涵包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鲜明体现了时代精神,是把握黄大年精神的三个维度,并将作为前行的精神航标指导我们的行动。

黄大年精神作为指引新时代行动的指南,又该如何切实地贯彻到我们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呢?这个问题,涉及学习黄大年精神的动机、方式和目标等问题。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在学习时代楷模黄大年的方式和目标上也许不同,但在学习动机上恐怕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坚守初心使命,把爱国为民化作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黄大年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是“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在海外18年,他密切关注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在情感上“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回国任教时,他给学生的赠言是“个人的梦想只有和国家民族融在一起,才能焕发出惊人的力量”。回国短短7年间,他在科研上是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这种初心使命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源泉,亦是时代精神的重要标志。

当然,坚守初心使命是学习黄大年精神的第一层次,属于道德认知与精神信仰的范畴。而把这种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其价值与意义就会在实践层面上发挥效力,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这方面,广西地矿局的做法及其成功经验值得关注和推广。

该书把广西地矿勘查开发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典型案例,以此来探索和总结践行黄大年精神的模式与途径。黄大年是从广西地矿系统走出去的战略科学家,去北方念大学之前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工作。在短短两年时间个人就探获中型矿床一处,并获得“工业学大庆”先进生产者的荣誉称号。在吉林大学工作期间,黄大年非常牵挂家乡的发展,并与广西地矿局有过多次交集。他不仅受邀回乡与广西地矿系统开展学术交流,对广西地矿地质工作提出设想和建议,并且在他的推动下,吉林大学与广西地矿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深部资源探测、水土污染治理及检测、大数据建设等方面的“局-校”合作。

黄大年的家国情怀实际上也包含着家乡情结,尤其从蔡琼、罗绍梅等小学同学的描述,以及与广西地矿同仁的交往中,我们能强烈感受到一份浓浓的乡情。黄大年以此为契机,通过地质工作交流合作的方式实现了他以地质科技带动家乡发展的夙愿,也为整部书以科技自立自强奋进新征程的主旨埋下了伏笔。

编辑策略与撰写路径:从个体到集体、从理论到实践

该书结构设计上以理论学习对接业务实际,体现了策划者和主创者的前瞻性眼光和战略性构想。确切地说,关于黄大年精神的学思悟践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如果说“想大年”部分是对黄大年个人的追述及其精神价值的阐释,那么“学大年”部分则将视角从个体转向了集体,由精神阐释转向行业实践,不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同时也是黄大年精神价值的实现途径与意义的探索性发现。

斯人已逝,魂归故土。在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国人民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背景和氛围下,黄大年的家国情怀及其心怀家乡的这份情谊对广西地矿人的精神鼓舞和道德感召是不言而喻的。这部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在组稿策划中,主编不仅考虑到对黄大年“赤子心”的书写,把黄大年的本真形象进行还原,而且把黄大年精神中的重要方面——“地质魂”贯彻到广西本土地质事业发展的战略实践中,通过描写对象的转换与融合实现了从个人到集体、从理论到实践的审美跨越。

因此,该书整体构思和设计上,摆脱了“本本主义”的书写框架,也避免了就事论事的狭小格局,而是把理论学习与地矿业务相结合,极大提升了整部作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个体的价值通过集体的实践获得延伸和放大,也雄辩地昭示出黄大年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

从人生追求来看,黄大年既是杰出的地质科学家,也是著名的战略科学家。他所有工作都立足于“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把前沿的科学理论和高远的战略构想落实到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之中。不得不说,这是黄大年为国人留下的精神遗产,亦是黄大年精神谱系的“根”与“魂”。

正是有了这种战略性考量,黄大年的未竟事业如今都获得长足性进展和实质性突破。这个意义上,“学大年”系列文章亦是该书不可或缺的部分,与上半部关于黄大年的书写相对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说“想大年”系列文章对黄大年精神谱系作了全面而有效的阐释,那么,“学大年”系列文章则是学思悟践黄大年精神所结出的累累硕果,也是黄大年精神在贯彻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分析与价值意义的生动呈现。

从全书逻辑演进关系来看,撰稿者对广西地质技术转型升级的解读,并非一般意义上宣传文字的堆砌,而是上半部“想大年”的自然延伸,遵循着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逻辑。它看似与黄大年个体无关,而实际上所有的文字,都基于黄大年精神贯彻实践中所产生的巨大效力。

学习黄大年精神,对广西地矿人来说,不只是在理论口号的疾呼,也不是短期的功利行为,而是一项需要长期自觉坚守的行动方向。践行黄大年精神,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切切实实加快推动广西地质工作的改革创新与转型升级。

值得欣喜的是,在黄大年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广西地矿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因此,对这部作品的解读,我们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断章取义,只看到局部的价值,而同时也应重视广西地矿局在学习贯彻黄大年精神过程中的生动实践及其所取得的可喜业绩。这种分析不只是基于黄大年地质科学家的身份及其工作与广西地矿局在行业上巧合对应的一面,更是在于它作为学习贯彻黄大年精神案例的典型意义,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

同时该书也以探路者的方式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拓宽了领地、提升了境界,更引发了学思践悟黄大年精神的实际行动,如新时代砥砺奋进者的铿锵足音,在黄大年逝世5周年之际,再次击发了学思践悟黄大年精神的回响。

(王迅,博士,浙江财经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