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档案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工作,并要求新时期档案工作要依法管理、走向开放。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简称“六队”)地质档案室(以下简称“资料室”),珍藏着六队自1954年建队以来近70年所形成的所有地质资料,这些珍贵的地质资料是无数地质工作者满怀火焰般的热情,背着简单的行装,战胜了困难和险阻,攀上那层层的山峰,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用满腔的爱国热情为祖国寻找到的“宝藏”,这些“宝藏”不仅记录着地质工作者往昔的成果,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用心:齐心为地质档案搬了“新家”
以前的资料室设在一幢旧的办公楼内,设施简陋,资料摆放杂乱,虫蛀、发霉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档案的寿命。六队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于2006年初通过立项审批,开始建设新的标准化档案楼,量身定制资料密集架,安装空调、抽湿机等新设备,并于2007年4月交付使用。
2007年5月资料室开始整体搬迁,克服各种困难,勇毅前行,开始续写新的篇章。
地质资料室安排在三楼,据资料员陈贤回忆,当时搬家为了防止资料错乱、丢失,都是整个铁皮柜整体地搬上去,而且都是靠人用扁担从旧资料室二楼先挑下来,然后再挑上新的三楼,确实非常的辛苦,但是没有人喊苦喊累。
整整花了1个星期,地质资料总算是都搬到新家了,但是剩下来的整理更麻烦,更考验勇气和毅力。首先就是给资料换上新的、标准化的档案盒。由于地质资料全部都是纸质资料,年代久远,保存环境潮湿、闷热,所以虫蛀、发霉现象严重,所以资料室工作人员都是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外加2层口罩才敢开始工作,因为一打开旧的资料袋全是虫粉,一不小心,身上、脸上就全都是虫粉,容易引起过敏,奇痒无比……除了一页页清除虫粉,还要把容易引起虫蛀或者已经虫蛀了的红布包裹、包装的厚封皮、封底小心翼翼地拆除,防止二次虫蛀,以延长档案的寿命。
其次是档案盒的正面和侧面还要人工用铅字盖上红色的档案号、资料类型、顺序号并写上资料名称,并按要求摆放杀虫剂,这样一份完整的资料才算整理完。据资料管理员陈贤说,当时她们一共换了1万多个盒子,历时3年才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六队地质资料室成功评选为自治区级档案室。
2012年以来的近十年时间,是档案形成的黄金期,资料室的馆藏档案由原来的2700多档迅速增长到了现在的5300多档,为建设壮美广西做出了贡献。
用力:将严格地质档案管理落实在日常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国已成为各种情报窃密重点目标,特别是我们手上的地形图,国内外敌对势力总是想方设法窃取,做好保密工作是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需要,也是保证国家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因此,要求档案工作者时刻要强化保密意识,认真做好保密工作,为国守档,严禁涉密资料的丢失、泄露。为此,我们多方面加强档案管理。
一是加强安全管理。签订保密协议;整栋楼安装监控设备、楼梯入口安装铁门、库房安装铁门、铁窗、资料柜上锁;整栋楼禁止吸烟;在库房外配备相应消防设施,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天检查库房的温度、湿度、杀虫剂情况,做到防潮、防光、防尘、防污染、防有害生物,以确保档案的安全;非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库房,做到人离库房及时关柜、关门;确保用电安全,做到下班时全部断闸。
二是健全借阅机制。坚持“分权限、按程序、有记录”的原则,施行档案审批借阅模式,凡需借用地质资料的单位或个人,首先填写借用资料审批表,写明资料名称、数量、用途、借用期限等,经队总工批准后才能办理借出手续。及时检查催缴借出档案。档案归还时还要对档案进行认真的检查,看看档案有无涂抹、损毁等。
用智:不断提高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传统档案面临收集难、整理难、管理难、利用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2013年9月23日,广西地矿局通过了“自治区财政专项”立项,开展广西地质资料抢修工作,项目总预算经费为1.2亿元。
本项目组织单位为广西地矿局,技术管理部门为局综合研究与海洋地质处,项目实施单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调查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等 15 个局属地勘单位,加上局资料室和局资料二库共计 17 个地质资料室,共19843档地质资料:其中成果地质资料共14021档,正文14001本(文本1470214页)、附表11540册、附件及其它8630册、附图227733幅;原始地质资料5822档、文本81327本(文本8895614页)、附表7539册、附件及其它5504册、附图918930幅。
项目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全面清理、甄别广西地矿局全部地质资料馆藏数量及分类情况,做好资料总量统计和清单目录的汇总工作; 修复严重破损、老化现象的纸质地质资料,并为后续的资料抢修工作做准备;通过扫描地质资料,形成 PDF 格式的全文数据库存储文件加以保存;采集相关属性数据,建立经过修复、扫描后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目录数据库以及著录信息库;以地质资料抢修项目为契机,培养一批地质资料管理及信息化人才,提高广西地矿局地质资料管理信息化水平;研制和开发广西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并基于该系统,通过数据集成和汇总,建立广西数字地质资料库。
2019年10月,六队全面完成了该项目的所有工作,获得了优秀。记得在项目验收会上,时任我局综合研究与海洋地质处副处长刘枝刚说,国内其它省份的地矿局还未开展此项工作,广西地矿局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就这样,在广西地矿局的关心、关爱下,六队的地质档案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共实现787档馆藏纸质资料数字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纸质的保存方式,达到永久保存,提高了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水平。
用情:坚持“人民档案为人民”
由六队承担的德保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找水打井项目,由水文、物探、钻探等10余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六队找水打井小组在德保县各个重旱乡屯,积极开展找水打井工作,共成井26口,总出水量5352m³/天,已解决了 50个缺水村屯 20000人饮水安全问题,结束了50个村屯老百姓“等天赐水”的日子,实现了他们的梦想。这其中的地质人员从资料室搜集、借阅的地质、水工环、物探等档案资料,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大年分队所承担的广西自然资源厅委托项目,大洲、六陈稀土矿核实报告,任务十分火急,黄大年分队7天完成了核实报告编写工作,按时提交了网上申报、评审,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其中的原始详查、普查归档档案资料,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地质档案服务地质工作的事例,既有政府的、本单位和兄弟单位的,还有评估公司等企业的,截至目前,累计利用档案1000万卷次,为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除了资料室现有的丰富的馆藏资料外,每年六队各分队还会形成许多新的资料汇总到六队信息中心,有立项、设计、科研报告、招投标响应文件、地质报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非法开采破坏损毁鉴定技术报告等等资料,这些资料都是不可再生资源,都要及时整理、分类保存、备份,为此六队信息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采用专人管理,配备2台专用电脑进行汇总、保存、备份,以防资料的错、漏、丢失,每天做好工作管理台账、并建立详细的地质资料信息数据,在确保评审、备案各环节都通过之后及时交到资料室归档。
档案工作虽然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线工作,但它能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作用,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承和发扬黄大年精神,继续做好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在服务领导决策、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特殊职能作用,为推进我局地质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地质档案的力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